close

 

366689183_633727682187900_7647300206047050479_n.jpg

 

【七月感恩孝親月/吉祥月】

 

長久以來,農曆七月一直被華人認為是"鬼月",是一個「諸事不宜」的月份,甚至有著七月不可出門、不可開刀、不可結婚、不可購屋、不可搬家等等的說法....
然而佛教的農曆七月,不但不是嚇人的鬼月,而是「吉祥月、歡喜月、孝親月」。這主要來自 #目犍連尊者大孝救母 的典故,是感恩孝親的象徵。而七月十五日更是「佛歡喜日」,所有僧眾在這天把自己的修行體悟向佛陀報告,等待佛陀的印可,這一天就叫做「僧自恣日」,又稱「佛歡喜日」。
從古到今,每逢七月,寺廟大都會啟建「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」,或舉辦「供佛齋僧法會」,以供養僧寶的功德,來回向父母及祖先,願他們在世者能長壽健康,已往生者能投生至善道,享受安樂。而信眾們也因為供僧、祭祖的因緣,而為自身累積行善布施功德,並表達對父母及先人的孝思。所以,七月不該是「鬼影幢幢」的鬼月,而是我們孝親報恩、祈福修善的「吉祥月」「報恩月」「孝道月」。
#佛陀教導孝順父母的準則✅
在《尸迦邏經》中曾紀載,有一青年來請示佛陀如何禮敬六方,而佛陀開示到東方時,指出東方代表父母,兒子應以五事事奉父母︰
一、我是他們所養育,當孝養他們;
二、當為他們做應作的;
三、當維持家族世系;
四、當繼承遺產;
五、先人去世後為其布施與供養。


而父母則以此五事愛護兒子︰
一、令遮止惡;
二、令確立善;
三、令學習技藝;
四、令娶合適相稱的妻子;
五、適時贈予財產。
佛陀清楚地教導在家居士的子女應如何來孝敬父母,而父母應如何愛護教育子女;只要佛弟子能如此實踐,自然能擁有健全和善的家庭,享受人間快樂及幸福。孝親月的到來,提醒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來孝順父母;然而平時我們就該實踐佛陀的教導,無論在父母生前或往生後,都應保持一貫恭敬感恩的心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平安、健康、快樂 的頭像
    平安、健康、快樂

    ♡平安、健康、快樂♡

    平安、健康、快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